雙流立格實驗學校信息選修類活動課程(付秀軍)
[日期:2023-09-11] | 作者:信息技術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項 目 |
要 求 |
備注 |
課程名稱 |
Scratch創(chuàng)意游戲編程 |
|
課程負責人 |
付秀軍 |
|
課程實施團隊 |
付秀軍 |
|
實施地點 |
三樓新微機教室 |
|
課程實施條件及學生要求 |
1. 學生準備: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 2.微機室軟件環(huán)境:Scratch編程平臺。 3.學生基本素質要求:富有創(chuàng)意、對編程有興趣、能持之以恒的參與訓練學習。 |
|
課程目標 |
以Scratch為載體,探究性學習Scratch的搭建規(guī)則,了解Scratch的設計過程。培養(yǎng)學生用Scratch設計一些趣味游戲程序的能力,讓Scratch跟開源硬件結合,讓程序與實際應用聯(lián)系。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程序設計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思維和算法思維。隨著學習深入,能夠設計出有一定實用價值的程序或游戲,讓計算機“聽”自己的話,按自己的意圖運行。 通過Scratch課程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不畏困難的良好品格。讓學生發(fā)現(xiàn)計算機運行的原理和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的個性特長發(fā)展,豐富學校選修課程。 |
|
課程內容 |
1.程序基本知識及Scratch簡介。 2. 熟悉Scratch設計環(huán)境,安裝與下載,了解網絡教程平臺。 3. 設計Scratch中的角色、場景。 4. 學習Scratch中的各類積木塊的作用以及參數設置。 5. 學習Scratch中的兩大程序結構“條件和循環(huán)”。 6. 學習Scratch中的鏈表和變量使用方法。 7.Scratch與音樂、美術和數學問題的聯(lián)系和應用。 8. 創(chuàng)新設計一些具有一定實用性或趣味的程序。 9.Scratch與開源硬件結合,讓程序與實際應用聯(lián)系起來。 |
|
課時安排 |
七年級:每周四第6、7節(jié);八年級:每周四第8、9節(jié)。 預計課時任務:本學期15-19周開始,約10課時。 |
|
課程管理 |
紀律與出勤要求: 1. 參與學習的學生需熱愛計算機編程,課堂上不得玩游戲,需將對游戲的興趣轉換為學習的動力; 2. 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3. 制作課程學習的考勤表,建立嚴格的考勤制度; 4. 建立課程小組班委,加強自我管理;建立學習小組,推動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
|
課程評價 |
1.每節(jié)課采用任務探究性教學策略,基本遵循需求—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四大步驟的實例訓練學習,學生可獨立或合作完成,并把完成的程序統(tǒng)一保存為電子作業(yè),作為對學生過程性評價的依據。 2.完成一定階段的Scratch學習后,布置一個與本階段知識對應的綜合性程序設計實例,讓學習小組合作完成任務,作為對該小組的學習評價依據。 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我們要采用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多次、多點、多方位進行評價。 在評價主體方面,不僅有教師的評價,還有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評價功能上,要重視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功能;在評價內容上,不只重視知識與技能的評價;還要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1. 鼓勵學生自評 2. 給學生創(chuàng)設互評程序作品的環(huán)境 3. 以鼓勵為主來評價學生的程序作品 4. 圍繞對學生審美觀的培養(yǎng)來進行評價 5. 家長評價 評價結果的呈現(xiàn)方式: 1.建立每一位學生的過程學習檔案,以學習檔案為評價的主要形式和依據。 2.程序展覽、展示評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