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部文化

“九·一八”事變簡介

[日期:2023-09-18] 作者:學(xué)生發(fā)展中心 次瀏覽 [字體: ]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 它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qū)的關(guān)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變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東方戰(zhàn)場的序幕。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zhàn)也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起點。 
       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guān)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xù)侵占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quán),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tǒng)治,使東北3000多萬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 
       1991年9月18日,中國政府在沈陽開放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日本前首相橋本龍?zhí)稍?997年訪華時拜訪過這個地方,寫下“以和為貴”,成為進入該館的第一個在位日本首相。除了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外,在遼寧遼陽市的白塔公園內(nèi),還有一座九一八事變策劃地紀念館,當時被稱作白塔會館。事變前一日,本莊繁與關(guān)東軍主任參謀石原莞爾和關(guān)東軍高級參謀坂垣征四郎在火車站前白塔旅館召開了事變前密謀會議。防空警報為銘記歷史,警醒人民勿忘國恥、居安思危,也為了增強大家的國防觀念和防空意識。

       每年的9月18日,全國很多城市都會拉響防空警報。早在1995年,沈陽就有了在9月18日這天鳴響防空警報的習(xí)慣,時間為3分鐘。目前,國內(nèi)已有北京、哈爾濱、長春等百余座城市選在每年9月18日進行防空警報鳴放。

                                                                                                                                                                                                                                                                                                                                                 圖文來源于:百度百科